案例背景
小南庄社区建于1973年,院内由北京第三建筑公司家属楼、航天部家属楼组成,由3个物业管理公司分别管理,是一个典型的多产权老旧小区。住户数为829个,车辆500余个,停车位230个,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,矛盾日益突出,居民对改善停车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。二
经验做法
步骤一:“民主推选+党委监管”成立自管会
社区党委多次召开协商议事会征集民意,决定推动成立停车自治管理委员会。8个楼栋各推选1名业主作为停车自管会成员候选人,通过居民代表共同选出正式成员7人,其中包含组长、会计和出纳,社区党委成员进驻停车自管会监督各项工作。停车管理员则先由社区志愿者本人申请,后经停车自管会投票选出。停车自管会还配套制定《小南庄社区停车自治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》《小南庄社区车辆行驶、停放管理规定》。
步骤二:“内部优化+外部联动”挖掘车位
停车自管会和停车管理员首先开展专项整治,清理道路乱堆乱放物品及僵尸车辆,同时,按标准下限压缩车位宽度,结合小区空间布局,设计车位角度重新施划,新增车位33个。同时拓展外部资源,与周边商务楼宇及周边单位建立错时共享机制,新增共享车位50个。通过“街乡吹哨、部门报到”,配合区交通委,为符合“五证合一”条件的居民办理路侧停车认证(“五证合一”指房产证、户口本、身份证、行驶证、驾驶证五证信息一致),新增路侧车位45个,实现停车资源多元化拓展。
步骤三:“一户一车+购房优先”等候排位
停车自管会严格实行“一户一车”制度,每户仅限申请一个固定车位,超出车辆自行安排停放。保留停车自管会成立前已拥有车位的业主权益,其余车位由停车自管会统一管理。车位分配采用“购房时间优先、购车及申请排位时间补充”的排序原则,建立动态等候名单,作为后续分配车位的依据。业主可通过台账实时查询排队进展。
步骤四:“车位回收+动态分配”车位管理
拥有固定车位的业主房屋出售后,停车自管会收回车位并分配给排位名单首位。若是业主出租房屋,固定车位则纳入社区轮转车位池统一管理。根据轮转车位数量及等候排序,生成抽签人员名单库,每季度抽签调整一次车位,避免少数车主长期占用优质车位,或误认为车位“个人专属”,避免纠纷。
步骤五:“固定+轮转+临时”分类收费
固定车位和轮转车位每车每月收费80元,固定车位每年4月进行“五证合一”资格验证并收费,轮转车位每季度进行资格验证和轮转抽签后收费。针对外来探亲车辆,业主提前在社区居委会进行登记并领取“亲属停车券”,享受4个小时免费停车。
步骤六:“透明监管+公益反哺”收益管理
所有停车费用,包括固定、轮转车位费,临时停车费等,均纳入停车自管会专项资金账户统一管理。资金用于志愿服务补贴、车场保险、车位标线施划、道闸及挡车器养护等。资金由停车自管会专人负责收支,社区党委核查审计,并每月在社区公示栏公示收支明细,接受居民监督。年底进行结余资金清算,通过线上问卷征集居民需求,采购“分红”物资,召开“分红”大会,居民排队登记领取。
经验启示
01
注重每位群众意见 一个心声不少
社区党委在征求成立停车自管会意见时,下“绣花功夫”全覆盖走访社区829户居民,全覆盖征询传递“你的意见很重要”的信号,激发居民责任感。
02
站稳居民权益立场 一个利益不落
社区停车自管会牢牢站稳居民立场,以居民权益为核心,运用“只运营、不盈利”模式,让居民感知到收费的“公益性”,强化居民认同感。
03
借力专业人士智慧 一个难题不拖
在制定社区停车自治制度过程中,居民意见不一,社区党委积极联系专业交通公司等专业力量,增强公信力,及时打破信任僵局,消除居民顾虑。
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